从 code 到 no code,it 界对简化代码开发的需求由来已久:过去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企业应用程序开发上,我们研发出工作流、智能业务流程管理系统、低代码/无代码、还有高生产力应用程序平台等应用开发形式。
所以近几年来有一句话在 it 界流行,“2020 年是无代码的一年”。
每当我们讨论随着“无代码时代来临,开发者该何去何从”问题时,大家的关注点在“还会有程序员的,毕竟无代码的平台也是程序员敲出来的”,而忽略对无代码/低代码整体趋势的洞察。
低代码/无代码平台的真正使用者是谁?无代码对开发者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ta 将重新定义程序员的工作吗?
带着这些问题,csdn(id:csdnnews)专访微软 power platform 全球黑带技术专家 frank yang,为我们深入解读低代码/无代码趋势、低代码/无代码平台技术等话题。
低代码真正的使用者
在传统代码开发流程里,从需求到上线完成一个大项目通常需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准备基础架构、开发、调试、上线、修bug,继续准备下一个版本的开发、测试……
采用低代码平台后,业务人员可通过拖拽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完成从需求到应用开发。低代码平台框架本身处理了一定的复杂性,内置安全流程、数据集成、支持跨平台,减少开发者重复手工编写代码,开发者可将精力放在关键业务逻辑的实现上。从而降低研发的复杂性,降低搭建大型系统的难度。
所以 frank 表示:低代码平台的使用者不是针对成熟的开发者,而是“power user”,例如 excel 高手、power point 高手。当 power user 通过拖拽方式构筑应用后,开发者在其基础上再做扩展。
从低代码平台的发展来看,十年前大家做的低代码平台产生的仍是代码,本质上仅加速写代码的速度,自动产生出代码并执行。如今的低代码平台则从低代码开发工具发展为低代码的商务应用平台。这其中的区别是低代码商务应用平台上构筑出来的应用就像乐高玩具一样,是直接可以使用的业务应用,便于组合应用。
frank 表示,这个变化促使近几年低代码平台的使用量激增。
低代码,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
有人说,低代码开发时代才是世界真正被软件所“吞噬”的时代。
frank 表示,低代码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部分组成之一。因为传统企业里,整体的研发业务流程非常长。例如花几年时间来完成搭建一个超大应用,应用跑上 10-15 年,小软件应用花几个月到一两年的时间设计,再研发两三年。在使用低代码平台后,业务人员能快速构建自己业务所需要的产品,一到两周时间就可以上线系统,然后使用几个月到一年。
frank 分享一个案例,某企业在全球有 20 万的员工,从原来传统的中心化 it模式,转为使用无代码平台后的分散型 it 模式后,短短两个月内,企业在全球构建起 8000 个业务应用,极大加速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数字化转型不仅涉及 it 系统转型,更多是人的工作方式转型。这需要我们把企业原有的系统做整合,通过数据流把后台和前台的用户体验整合在一起,并增加商务智能和人工智能。而低代码的云计算平台本身能把这些模块串接起来,使得数字化转型得以实现,成为数字化转型较大的驱动技术力。
无代码时代下,程序员如何保住饭碗?
看到这,一些开发者不免担心,低代码平台将会加速全民开发的时代来临,这会不会威胁到程序员的饭碗呢?
frank 表示,我们有个趋势叫做“应用改变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是 app 可以解决的。
在刚结束的微软在线技术峰会上,微软全民应用开发平台全球副总裁 charles lamanna 表示,未来五年,全球预计将诞生 5 亿个新应用程序,这比过去 40 年的总和还要多。
几何级增长的应用速度绝不仅凭开发者就能实现的,全民开发应用已呈必然。
因此低代码技术对于it人来说,frank表示:“这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因为在传统应用过程中,做任何小修改都要由开发人员完成。例如企业将系统给外包厂商去实现,厂商吭哧吭哧花了半年时间做好交付给企业。系统刚上线时,企业感觉还不赖,等过了一个月,企业说 logo 需要改,于是厂商派开发人员去改代码上线。
frank 直言,这是一种价值不高的做法,开发人员花费很多时间在业务的维护变更上。
当我们来到低代码时代后,当企业有了 power user 后,一些基本需求企业自己就可以通过低代码平台实现。从而释放更多it从业者的时间专注做更专业、更好的开发。这对于开发者而言,不是减少工作机会,而是增加更多的工作机会。
所以对于“是否会威胁到开发者的‘饭碗’”之类的问题,frank 持否定态度。
他表示,这和云计算刚开始流行的情况相同,当时大家在讨论云计算时代还需要开发者吗?事实上,当云计算时代真正到来之后,开发者做的事反而更多了,只是换了另一种形式的工作而已。
如何选择低代码平台?
面对这么多的低代码平台,企业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低代码平台?
frank 表示,平台选择与企业的能力、方式和行业有关,主要可以从以下四点来思考:
1、低代码平台需解决企业大部分业务需求。
企业不要为了低代码而低代码,选择低代码平台是为了要解决业务需求,所以首先要找到一个能解决企业自身 80%、90% 业务需求的低代码平台。
2、低代码平台需和企业已有的系统易于集成。
3、需考虑使用低代码平台的成本。
frank 介绍道,任何低代码平台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将会产生不同的使用量,使用量的不同会导致后台运行量的不同,那么最终成本就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计算低代码平台的成本是不能仅拿单价来计算,好的做法是算 roi。
4、清楚使用低代码产品的角色。低代码平台应该让业务 it 人员和商务人士使用,从而发挥各自的优势。
97% 全球 500 强企业都在用的低代码平台
深耕低代码领域近 10 年的微软,目前超过 97% 的全球 500 强企业,都在使用其低代码平台 power platform。
在 gartner发布的 2019 年企业级低代码平台魔力象限中,微软位于“领导者象限”中:
无代码时代,对开发者的建议
谈到普及 power platform 时,frank 谈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是第一次接触 power platform,他发现从事业务人员的接受度通常比有技术背景的 it 人员接受度要高得多,快得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
原来当开发者新接触一套系统时,仍用原有的编程思维来思考怎么解决问题,如安全、认证、代码流程等问题。
但像 power platform 等的平台本身提供几百个组件,用户最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怎么去写组件,而是如何用这些组件,如何利用好它们来完成业务需求,这才是正确打开低代码平台的方式。
所以对于开发者来说,frank 建议在使用低代码平台时,可以先放下已学过的东西,重新用新思维来思考,完成从开发工具转变成业务平台观念的转变,才能接受和使用好这个产品。当真正完成转变后,开发者的发挥空间将会很大。
next big thing:power platform
微软 ceo 萨提亚·纳德拉曾表示 power platform 是“next big thing”。
power platform 在过去 6 个月里增长 600 多种新功能,快速增长的背后在于底层的 azure 平台本身非常强大,其拥有 iot、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加持。
谈及 power platform 的下一步,frank 表示所有 azure 上可以实现的功能,只要在技术上支持低代码,并且用户也有低代码需求时,用户可以用power virtual agents 做低代码的应用。
frank 相信,未来我们可以实现从高代码向低代码的转换。当然并不是说高代码就没有用了,只是传统代码式的用户给传统的开发者去做,而低代码的功能和应用会越来越强。
frank 使用一个直观的形式来做比喻,power platform 是全新的 excel 模式。当时 excel 面世时是个划时代的产品,不需要开发者的介入,让商务人员能完成业务流程的实际问题。这个优势让 excel 影响世界 30 年,至今也没法被取代。power platform 就是正在实现 excel 做的事情。
excel 让业务人员完成业务流程,power platform 想让每个人都变成一位开发者,frank 展望未来“应用统治世界”的情景:每个人都可以快速开发出自己的应用,世界将会变得更灵活。每个人都能让自己的业务变得更电子化,更简便地集成。
无代码,未来可期。
提高数据安全性的5种方法有哪些条件可以建立一个网站建设公司?(一建注册需要哪些条件)百度SEO在百度账号真名认证后介绍几种网站导航优化的方法网站建设前期要准备哪些工作?网站建站盲目的注重价格对企业会造成的影响最全的网站设计6大技巧!上海网站建设公司经验是网页设计者更好老师